当前位置:首页 | > 学习百年党史 讲好清廉故事 |
悠悠三百里楠溪,红旗漫卷江两畔。作为浙南革命的源头,永嘉的楠溪山水怀抱中蕴藏了一段段红色故事,该县岩坦镇屿北村就是一片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屿北村是红十三军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共瓯北县委的主要驻地……红十三军革命精神的薪火在这里熊熊燃烧。
在屿北古村,可追忆革命年代当地农民自发武装起义斗争史。屿北红色教育基地是全县首个社会主义学校教育实践基地,主要有屿北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屿北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同心”纪念亭等组成,纪念馆内收藏了屿北党建历史、人物事件、红军物品;当地还编印了屿北红色历史宣传册,让参观者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历史、铭记党史。
走进纪念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永嘉县潘坑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浙南党团组织创始人谢文锦的照片。作为最早觉醒的知识分子之一,谢文锦远赴苏俄学习,后回到故乡创建了浙南最早的党组织,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党员团员。在他的宣传带动下,屿北村青年较早地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不少青年志士纷纷加入到红十三军的队伍中,点燃了永嘉革命的第一把火。
屿北村诞生了瓯北抗日武装中队(后编为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第九中队),顶住了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5次“清剿”,开创了浙南地区抗日反顽的新局面,涌现了胡景瑊、徐寿考、戴洪法、李川仁、汪吉仁、汪瑞烈、胡国洲等一批革命英雄,为浙南地区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今纪念馆存放的军事武器、往来书信等实物,重现了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移步到馆外,红军之所以能够长期在屿北顺利作战,得益于屿北民居建筑呈现出的浓郁地方特色:屿北村依山而建,村里又有“护村河”作为掩护,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直到现在,大部分院落都还维持着抗战时期的原貌,沿河而建的“护村墙”上甚至还保留着当年作战时的枪眼,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中的英雄故事。
位于村庄南面山上的屿北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与屿北武装纪念馆遥相呼应,无声地记录着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1945年3月2日,国民党永嘉县警备队妄图“清剿”瓯北县委机关,屿北民兵拿起火枪、锄头,痛击欺压百姓的顽军,并缴了顽军武器,史称“屿北武装起义”。根植于岩坦镇本土的红色基因,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教材。
众多英雄人物和革命故事,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屿北还有着丰厚的旅游文化资源,全村古建筑保存完整,包括尚书祠在内,村中共有11处省文保单位,此外,有汪应辰状元文化、耕读文化,正成为屿北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现如今屿北村获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景观村落、中国最美古村落、中国特色旅游景观村落五张金名片。在乡村振兴的主旋律中,屿北不甘落后。(来源:永嘉县纪委县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