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委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市纪委办公室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具体如下:
一、市铁管中心违规向县级政府发送指令性公文。2025年2月,市铁管中心向县级政府下发《温州轨道交通客流提升2025年任务清单(意见征求稿)》,违反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关于“议事协调机构、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或非成员单位发布指令性公文(含征求意见函)或在公文中提出指令性要求”的规定。
二、瑞安市塘下镇自建“塘下安全监管系统”,其要求报送内容与温州市级开发的“基层智治综合应用”重复,加重基层网格人员负担。瑞安市塘下镇为便于线上动态掌握企业基础信息以及安全排查、隐患整治进度,自建了“塘下安全监管系统”(微信小程序),要求网格员和聘请的第三方监督员在该系统上填报安全检查等数据。其中相关数据与温州市级开发的“基层智治综合应用”中要求填报的数据重复,存在多头填报、重复填报的问题,且长时间未进行有效整合,与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要求不符。
三、部分金融保险机构违规要求群众到村(社区)开具证明事项。2024年11月以来,中国人寿保险洞头支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洞头支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苍南支公司在办理金融保险相关业务时,要求群众取得村(社区)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财产证明等,才能办理业务。根据《浙江省村(社区)出具证明和盖章事项取消清单》,亲属关系证明、财产证明等属于取消范围,不应由村(社区)出具。上述机构的行为与减负有关要求相违背,加重了基层负担。
以上典型问题暴露出部分地方和部门单位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意识不够强,有的违规对下级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持续精简文件做得还不到位;有的要求基层在不同政务应用中重复填报同一事项数据,“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仍有发生;有的未按规定执行涉村(社区)事项清单,违规要求村(社区)出具证明事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是必须严格遵守的铁规矩、硬杠杠,各地各单位要严格遵照执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系统本领域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的监督指导,从源头上减轻基层负担。